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重点高中 > 名校试题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合 2010-09-26 09:50:22
如今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奥数,同时也有很多孩子视奥数为畏途。那么,究竟哪些孩子适合学奥数呢,对这些孩子如何引导教育呢。这里转贴一篇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十几年前发表的一篇获奖论文,题目是《数学天才儿童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家长提供参考。
如果孩子不适合学奥数,对学奥数有抵触,家长就不要强迫孩子了。我上篇博文《奥数教育专家的孩子为何不学奥数更有成就》中,奥数专家徐鸣臬有一子一女,姐姐没有数学天赋,没有去钻研奥数,而是重点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和组织的能力,事业上反而比擅长数学的弟弟显得更有成就些。
关键是摸清孩子的特点和长处,找准适合孩子成才的道路。具备哪些特征的孩子适合学奥数
数学天才儿童特征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刘彭芝
1985—1994年这八年间,我对80名数学天才儿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是我校的两届学生。第一届数学天才儿童班的学生共40人,用四年时间学完了初高中六年的全部课程,毕业后全部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其中15人进入清华大学,15人进入北京大学。有9人在大学读数学系,3人读计算机系,3人读物理系。
八年间,这80名学生在北京市、全国及国际数学竞赛中获奖111人次,其中: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枚,银牌1枚;全俄罗斯数学竞赛金牌2枚,银牌1枚;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14枚,二等奖15枚,三等奖25枚;获北京市级数学竞赛一、二、三等奖51次;另有数学小论文多篇获奖。
八年间,我通过对这80名数学天才儿童的培养与研究,发现他们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一、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数学天才儿童就是数学的“好之者”和“乐之者”。
由于爱好数学,他们上数学课时,很活跃,抢着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地上黑板去演算、去证明,大胆地站在讲台上向同学讲解自己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在课下,同学间互相搞一些智力测验,做一些数学游戏,并传看一些有趣味的数学课外书。兴趣和爱好是勤奋的动力,驱动他们去演算、去证明那些常人多认为是枯燥无味的数学题。
一位在高二时便参加了第3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荣获银奖的女生颜华菲(梦里江河注:数学家)说:“数学本身的魅力在吸引着我,我一头扎进题海中,凡是能弄到的题我都要一试身手。”另一个同学谈起对数学的看法时说:“数学是神秘的殿堂,是绚丽的迷宫,在那里遨游其乐无穷。”
还有一位同学则说:“竞赛数学简直是一种艺术品,是人类创造思维的杰出表现,在未来的理想社会中,参加数学竞赛必将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