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家长课堂 > 正文

中考回顾:一个中考家长的心路历程(2)

来源:北京文学    作者:顾颐    2010-06-17 09:40:48

说两句


  •   三.看学校,踏破铁鞋有觅处

      2003年3月1日

      无论怎样地盘算,都不如亲眼所见来得踏实。

      今天我上××中去了,早就想让恬恬在那里上高中,蓄谋已久,终于成行。××中是离我家最近的一所中学,杨洁、保田这些我认识的、后来在社会上混得不错的都在这里读过书,不过那是文革以前了。现在它是一所二类学校,名气、生源、师资远不及当年,可是念其离家近,录取分也不太高,学生都是周围地区城市工薪族的孩子,心想校风应当朴实,就想方设法打人家的算盘。

      到了里面,看到学生正在操场上做操,校服是蓝色的,孩子们的面孔千篇一律,不似恬恬初中读的学校学生那样高贵,也不似她们小学那样生气勃勃,心想恬恬到这里可以平民化一些了,而且门口就是警局,谅治安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就是从市重点到区重点到普通校,我做家长的心里有点不平衡,恬恬这不是在走下坡吗?现在下坡省力,将来报考大学时就要费力了。不过我一直在告诉自己,我已替孩子争取了好的小学和初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尽我的可能将她托举起来,高中阶段应当看她自己的分数了,假如恬恬自己考分不高,也只有咎由自取了。

      ××中很普通,老教室,高大而陈旧,操场很大,有看台,还有室内羽毛球馆,我就是和同事假借打球进来的。在羽球馆门口有个小卖部,有个老师(进了学校就全称老师吧)在卖小食品,我向他打听中考事宜,他很热心,大概正闲着:你想报我们学校?现在中考是从上往下报,分数够哪档就上哪个学校,你孩子的分数怎样?我说一般,不知够不够贵校?他说那考完了看。我说考不上怎么办?他说托关系找人交点钱呗。我说是不是在这之前做点什么?他摇了摇头,那意思好像是你不上不是白费了吗?我很感激他的指点,下到操场转了一圈,然后走人,真的谁都没找,找也没用。考试是孩子的事,她的成绩我既不知晓也不能预测,真是天算地算不如恬恬算,不知她心里怎么算?

      2003年3月4日

      我给恬恬选择的另一所学校是他们本校。

      早上恬恬打电话来,叫我给她往学校送学生证。到了初三,事情特别多,开学一个月来已经跑了两次学校,这次我萌发了看一看高中部的想法。打车过去,平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冷冷清清的,可能是两会期间治安管制严格。高中部据说就在××大厦的对面,可是我们的车还是错过了它,这所学校以前是×××中,现在变成她们学校高中部后,宛如一个“胡同妞”换上了时装,明媚得看不出出身来了。

      进门照例费了些周折,警卫不让进,虽然他们学校的警卫已经培训得比较有礼貌了,但乡下人的一根筋会更让校方放心。鄙人毕竟是记者,不怵,敲开传达室的窗口说:我找校长。对方说校长不在这边。我知道是指在马路对面的初中部,于是我说我知道,我是一个初中生的家长,来这里只是感性地看一下学校,我想让孩子初中毕业考这里的高中。传达室里的毕竟是“老乡”(北京人),看我情真意切,也不像坏分子,就是坏分子也太过纤弱,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没什么大作为,于是说了一句:正在上课期间,你进去不要打扰他们。我赶紧答应,点着头就进去了。

      高中部虽然小,但是十分清洁,淡蓝色的基调很养眼,让人感到不像学校,倒像过去外宾招待所。里面所有的标语横幅都是英文,班级的牌子照例是中英对照,像初中部一样,看得出来他们在国际化方面较其他学校更为成熟一些。楼道里摆放着鲜花,地面如镜,连厕所都干净得可以。我真是很吃惊,记得一个记者同行曾说,一个地方,假如厕所不干净,我很难住得下去。因为符合我的卫生习惯,这句话也成了我的入住标准。今天看到本该闹闹哄哄的中学如此讲究卫生,心想倘若不是学生有教养,就是校方有修养,真正难能可贵。

      学校的空地只有一方操场,操场上有学生在上体育课,打篮球,女生一群,男生一群,穿着和恬恬相同的校服,表情清朗、干净,衣食无忧的样子。这所学校,自从由职业高中改制以来,招募了一批优秀的孩子,包括相对家境较好的孩子,所以品位迅速提高上去。我很想让恬恬继续读它的高中,这样一来,可以一直和学习好的同学相处,不至于变成社会上的混混,而且这个学校以外语见长,有了这个硬功夫,无论考大学还是到工作岗位,都比别的学校学生有优势。

      自从有了孩子,我就经常反省人生:人这一辈子没有几次机会,所

      谓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意,就是看他们能不能把握住机会。中考是恬恬第一次由自己掌握的机会,就看她能否把握住了。

      2003年3月25日

      约好,到学校去采访。说是采访,其实是以这为借口给人家送点礼品。一周来,我一直想着给学校领导送些什么礼物。这礼物决不能轻,那不是“礼轻情义重”的事,然而比人家送手机、数码相机什么的,咱又没那实力,而且恬恬上不上得了这所学校还是个未知数。分太低了,不要说上面规定“三限”(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就是让她老排在末尾也受不了。所以礼太重也犯不着。

      于是我绞尽脑汁,置了几份不轻不重的礼物,第二天提在手里,心里还不踏实。送礼,也要有技巧,几个人都要送,但不能让他们看见彼此都受了礼物,假如知道我脚踏两只船,还不都不管了?几人都一划开,我就掉水里了。于是我在时间上、场地上作了精确的安排,幸好有人作掩护。

      好不容易找到领导,人家一眼把我看穿,或者是说穿:“孩子的事嘛,当然是最大的事了,理解理解。”我趁机给他们礼物,都推脱执意不要,不知是否因我这职业敏感还是人家境界不凡?

      2003年3月26日

      一早,近20年没见的小学同学就候在我家门口,和我们一起到这所学校去采访,路上寒暄老了少了胖了瘦了,王佳开车,张明利摄影,浩浩荡荡,好不壮观。到学校等了好久,碰到北京电视台的同行,一问,也是孩子在那里上学,彼此之间聊的都是学校、孩子的事,与采访主题无关,可见这群人的动机明确。采访以后,好歹吃了学生餐,回家写了稿,心里发誓:非宝宝自己考上,不然坚决不走后门,做家长的央求人家,屈辱!事后知道我同学是得着甲亢来帮忙的,当晚累得又加快了心跳速度,心里真是感动:世态炎凉啊,还是童年的友谊纯真!

      到学校去“沟通”,这是家长一相情愿的事,据有关调查,绝大多数人痛恨这种社会风气,我也痛恨,可是一旦轮到自己,还是难免。无论怎样沉着冷静的家长遇上孩子升学的事,立马躁动与失控,比如人人反对走后门、择校、递条子等等,可是哪一年少了这种现象?都说教育成为第二大暴利行业,没有这些“自作自受”的家长,怎么会助长它的暴利?

      反省三:作为家长,孩子升学时实地考察一下学校可以,这第二步大可不必走。到了中考前夕,会有很详细的有关各学校的资料给你。想去和校方沟通,除非你有很深很靠谱的关系可以用,或者有很厚实的人民币(此乃听说,不足为据),不然学校不会买你的账。有时间去丢脸跌份,还不如抓抓孩子的功课。

      四.关键时刻,皇帝不急太监急

      2003年3月27日

      恬恬的学校在郊区,平素和女儿的联系就靠电话。每次给恬恬打电话,都要积攒一些耐心,先是没完没了的占线,手机提示音是一个悦耳的女声:现在用户忙,请稍后再拨———事事儿的,一次又一次。我想:她也不嫌烦(其实是电话局放的录音) ———好不容易拨通了,那边又没人接,可以想见长长的铃声在楼道里回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这个妈的心开始揪起来。半天,一个或轻快或懈怠的声音传来:你好,找谁?你最好马上报:“找恬恬!”否则对方就会毫不犹豫地挂断,接下来又是另一段长长的占线,那是公用电话,整个楼道才一部。现在的孩子很少做“志愿者”,不到自己想打电话就不会去碰那只牵挂着无数妈妈们的心的话筒。好不容易赶上一个有同情心的,你就会听到:“哦,找恬恬的———”接着,耳边响起尖利的喊声:“恬恬———”那是十四五岁女孩子刚刚发育的声音,稚嫩与成熟交织,新鲜可人。与之同时响起的是楼道里一片欢声笑语,那是女孩子发泄童心的喊叫,想像得出“鸡飞狗跳”的样子。恬恬过来了,用很悦耳的声音问:喂?我赶快说:恬恬,你好吗?这时,我的注意力空前集中,语速也迅速加快:天冷了,注意穿棉毛裤,嗓子好了吗?吃什么药,记住,抗生素只能吃一种,不能混着吃———那边是恬恬一边心不在焉地答应着,一边在同旁边的人打招呼:赵老师好!王主任好!孙馨你干什么你?这时楼道里又出现背景声音了:还有三分钟上晚自习!“妈,我要上晚自习去了,你怎么老是这时候打来,我洗完头头发还没有擦干呢?”我赶紧放下电话,心里又是一阵焦虑,刚刚洗好头,会不会擦不干,水流到脖子里去?会不会着凉、感冒———当然,恬恬的声音犹存耳边,总是通过话了,一颗心因此得到安妥。

      可怜天下父母心!

      2003年3月28日

      恬恬放学打电话回来,说是要和张一凡一起去“官批”,我同意了。张一凡是她们班上功课数一数二的孩子,尽管她的父母看上去是那种文化不高的劳动人民,但这年头学校里不看父母看孩子,学习好的孩子必然吃香,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和他们交往,这似乎成了通则。想当年刚上学时张一凡的家长也“巴结”我来的,可能是看我有一星半点文化吧,现在是爱理不理了,学习坏的孩子家长也跟着受气,此乃另一通则也。

      18点多一点,恬恬回来,先头还挺高兴,让我看她在“官批”淘到的小礼品、小物件,后来谈到学习,就一转身把自己锁进小屋了。她的脾气像六月天,说变就变,一句话不合适就骂骂咧咧。念她中考期间压力大,我就忍忍吧。

      看她在屋里久无动静,我权当人家是在复习功课。好不容易小姐出来,一问,所有的功课都没动。听说别的学生考高中是周末把功课全做了,周日再去上补习班。我家这位周五回来不做,周六睡到11点,洗涮完毕,差不多也到上学校补习的点了。我气不打一处来:人家农民,每天辛辛苦苦在田里劳作还有个收获的日子,我这辛辛苦苦挣来钱供她吃喝,忍气吞声供她上最好最贵的学校,怎么一点也没有回报啊!

      2003年3月29日

      本来周末应当让孩子放松一下,不准备说考试和学习的事,可是孩子的行为让我忍不下去,一次次苦口婆心:“恬恬好好复习,考个好高中,有了好高中就有好大学,有了好大学就有好工作———”恬恬听了很烦,绷着脸去学校上复习班。到了初三,各学校都添了周末复习班,为学生加油填料,就像北京烤鸭,上炉灶之前尽量多喂点,能不能消化就看自己了。家长的事情是花钱,心里想着这会儿花些省得考不上再花了,尽想好事,一相情愿。其实学不学还不是看孩子,皇帝不急太监再急也没用。复习班应当从下午一点到五点,今天她走得很早,又是气哼哼的,我怕有意外,给她打手机,偏偏里面的提示音是:“对方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一直到一点四十分,还是这句话。我很着急,不知道她在和谁联系,是不是没去上课,会不会一个人在逛大街甚至去了网吧什么的———权衡了一下,终于决定到学校看看。学校离家四五里路,尽管打车不远,我还是嫌慢。十五分钟后到了学校,一路打听,爬上四层楼,终于看见了她们班。物理老师在讲课,学生们坐得很整齐,而且安静,像正式地上课,我把头贴到门的玻璃上,看见了恬恬,我叫她出来,吩咐她关机,她答应了。可我回家一试电话,还是“对方正在通话中”,真是哭笑不得。

      2003年3月30日

      送恬恬上学,这个学期学校抓得特别紧,孩子每天6点30分起来早读,上午5节课,下午3节课,晚上看新闻联播后还有两节自习课,吃完晚点心和牛奶后又加一节课,一直到23点钟才回宿舍睡觉。恬恬说,经常是累得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躺在床上了。等一睁眼,又看到有人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背书或者补头天的作业,于是,一个两个,不一会儿,整个宿舍的孩子都揉着惺忪的眼睛,开始了新一天的苦读: “作业多得像野草,做来做去不见少。”这首新校园民谣是中考生的真实写照。

      对初三学生,校方可谓挖空心思创造条件。这个学校素来以给孩子吃得营养而著称,平时他们顿顿是自助餐,我看和人家运动员的运动灶也差不了多少。孩子们的血色素经常是15~16克,三顿正餐之后还有加餐,牛奶早一顿晚一顿。到了初三,学校还特意安排一顿加餐,一天五顿,在家也没这条件;最后一节晚自习学生们在大餐厅复习,怕影响孩子的视力,校方给每组日光灯都加了一只灯管,说是增加照明;学校的科任老师本来应该晚上回家,进了初三年级组全部得“督”在学校,学生做作业时他们坐在后面一排,随时给学生答疑解惑。看到这样好的条件,家长自然很满意,心想这几万元的学费没白交,心想这里的学生一定能比别的学校多学点(果不其然,在这所生源参差不齐的寄宿学校,初三的学生成绩居然名列全区第五名)。可是学生却受不了,依然心情烦躁,记得恬恬心情最烦躁时,我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问恬恬:“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她回答:“最高兴的事是终于到初三要毕业了。”医生又问:“你最不高兴的事是什么?”恬恬说:“最不高兴的事是还要学一年时间!”学生的眼光和老师、家长的完全不一样,正是这几束光从不同角度的折射,才能完满地勾勒出中考的轮廓。

      2003年4月1日

      今天回家,恬恬拿给我看他们的初中毕业照,两寸一张的彩照,恬恬显得英气勃发,自信成熟,不禁感叹日子过得真快,孩子终于初中毕业了!三年前她怯生生地踏进这所学校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拿给我的还有他们全班师生一起留念,全班三十个学生一律穿着蔚蓝色的校服,笑容明媚,簇拥着老师。恬恬照得不错,她很会打扮,自身又比较漂亮,好像老天爷把爸妈外表的优点都给了她,而把内在性格的缺陷也都给了她。

      她爸去复印了户口簿,给他们的学校。还有一张“学生信息卡”要家长填,我戴着老花镜,用久违了的铅笔,在一个个狭小的空格里涂涂抹抹,还有与之相对应的阿拉伯数字,然后让她爸一一校对。各位家长,记住用2B铅笔哟。学校的通知是:

      1.下周五下午学生体检,地点在×××胡同,中小学保健所,结束时间大约为3点左右,若您接学生,请届时在保健所门前等候。

      2.根据北京市中招办的的要求,每个初三学生需要填涂“学生信息卡”一张,请您协助学生将表填好,周日晚带回。并同时将父母或监护人的户口页复印件带回。

      3.临近体育加试,请您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因为一时疏忽,影响了体育加试及中考。

      初三年级组

      感到中考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2003年4月2日

      今天恬恬去做中考前的体检,要静脉抽血,没吃早饭,中午和同学一起吃了麦当劳回家,很好。就是我这妈没别的本事只能给她好吃的。

      这周她态度较好,看得出压力依然大,但克制着。

      2003年4月3日

      恬恬这周回来,事前打了个电话,说语文考了班级第五名,数学成绩不佳,其他一般,回来饶了她云云———其实我何时敢说她,何时说过她?从小她就视书本为敌,小时住院将书放得远远的,自己的床头柜里是绝对不能放的,因此我对学校能将她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到目前状态,已经感恩不尽了,岂敢再有怨言?

      这周,北京来寒流,气温骤降,我真怕她感冒什么的,频频给她打电话,引来她的不耐烦。我不知道这周她们月考,恐怕压力更大,周五总算考完了,她松了口气才主动打来上述电话。

      下午5点多,恬恬敲门,进门一看鼻头是红的,一望而知上火了。她毕竟是小孩,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是月考留下的烙印。放下书包,她的兴致很高,讲了一些学校的趣事,又说:张一凡和许悦被评为市三好生,学校决定,她们不管考试得多少分,都可以留本校上实验班,而且让她们外出度假一次,并赠2000元人民币。恬恬没有羡慕嫉妒之色,娓娓道来,还说自己劝说她们留校,一起读高中。我以大人客观而现实的思想理解,这些尖子生还是不留校为好,否则就可能挤下恬恬一类的二流学生。在残酷的竞争下,当一个中学生真是太不容易了。

      恬恬带回来了《200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简章》《2003年北京市初中生升学报考指南》及《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部分学校情况介绍》等书,她似乎对这些都不上心,但这书却是我这个做家长的“指路明灯”!

      反省四:由于中考学生年龄尚小,对中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浑浑噩噩,用一句老话说就是“少不更事”。特别是在城市长大的独生子女,他们第一次面临这样的大考,不知所措,难以应对。家长应当因势利导,承认差异,不能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样无形中会把压力传递给孩子,造成矛盾激化,对孩子的考前心理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9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