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初三年级 > 期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刘聪漪chinese 2015-11-05 09:46:13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题目一:11月,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科技嘉年华”主题月活动,其中一项是邀请屠呦呦为全校师生举行一场科学报告会。作为学生主持人,请你写一段文字,作为报告会开场的欢迎词。
提示:2015年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士揭晓,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她是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创制人,几十年来她带领团队埋首研究,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以卓越的成就在中华及世界科学史上书写了一段传奇。
[老刘语文·作文技巧点拨]
欢迎词包含内容:
欢迎词,是指客人光临时,主人为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座谈会、宴会、酒会等场合发表的热情友好的讲话。
开头表示欢迎。首先,表示欢迎。这是欢迎词正文的开头部分,一般要用简洁的文字交待致词的背景,即什么活动开幕了,然后用热情的话语对来宾表示欢迎,也可以向来宾或者有关方面兼表祝愿或者感谢。
中间表达意义。其次,阐释意义。为什么要举办节庆活动,目的何为,意义何在,这是节庆活动欢迎词中一般应当予以交待的。
最后总结致辞。最后,表达祝愿。这是节庆活动欢迎词正文的结尾部分,一般用简洁的句子祝愿活动圆满成功,或者祝愿来宾生活愉快,并另起段落以“谢谢大家!”、“谢谢各位!”这样的礼仪结语结束全文。
需要注意的是:围绕中心进行构思。
题目二:国庆期间,很多人利用小长假外出游玩。请你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个帖子,晒一晒你去过的某处景点,向大家作推荐。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
(2)语言得体。
(3)字数在150-2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名。
[老刘语文·作文技巧点拨]
这个小作文与大家熟知的景点推荐、导游词的一个综合考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对QQ的利用率要高于微信,微信仿佛是成年人使用比较多的。孩子们也可以把它认为是QQ应用的说说功能,这样孩子们可能就觉得亲切了,分享的过程其实也是推荐的过程。
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在格式上没有特殊的要求,不过在内容方面还是有需要注意的,如景点具体位置、景点的介绍,景点的特点、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最后可以加上“此处值得一去”之类的话。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圈分享内容,想要会的获得什么信息,你可以换位思考去构思内容。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有你的日子,春风十里。你是青山绿水,在目酣神醉中带给我们无尽的愉悦享受;你是琴棋书画,在浸润熏陶中带给我们美好的人生感受;你是亲朋师友,在关爱中守护带给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请你以“有你的日子,春风十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老刘语文·作文技巧点拨]
《有你的日子,春风十里》此题目,很容易产生联想,如果之前经常玩“审题”游戏,这个题目应该不难联想到《最_______的人》《目光因你而停留》《拥有》《因为有你》……可以联想出的作文题目应该不少,如果之前对其中的一个题目写过作文并修改过,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写作文最害怕的就是看到题目之后无话可说,无字可写,如果看到这个题目,孩子们的心情是不是很畅快,嘴角微微上扬。
关于作文部分,了解我的或是看过我之前写的有关作文反面的内容,我常常会提到6组词12个字“审题、立意、详略、描写、点题、升华”,应试作文大多以记叙文写作为主,还是很讲究应试的结构,老师在评阅试卷也是比较方便评分。有些学生家长或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文采不够、语言过于朴实,这种情况我把它评价为“硬件不够”。“硬件”跟不上“软件”更新速度,中考题目、考查的形式如同“软件”每年都在做微调,如果不把自己加强,在整个语文学习的时候还是比较被动。
“老刘语文“2015年11月 15日上午10:30将智康人大校区与关心孩子语文的家长们针对语文学习的问题进行交流,老刘会将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分享给大家。
题目中“你”,通过阅读作文的提示语,帮助我们去选题,梳理文章写作的思路。提示语中的“你是青山绿水,在目酣神醉中带给我们无尽的愉悦享受;你是琴棋书画,在浸润熏陶中带给我们美好的人生感受;你是亲朋师友,在关爱中守护带给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因为有你,有你的日子,给“我”如春风拂面暖意浓,心灵上的感悟。
“你”可以是“青山绿水,自然风光”,可以是“琴棋书画,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亲朋师友,亲情友情”,可写范围还是很广泛的,学生们应该可以选择恰当的素材作为写作素材。
题目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使人受益匪浅,它能帮助我们丰富知识,规范言行,塑造人格,启迪人生。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阐述你对阅读经典作品的认识……
要求:(1)请将题目书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名。
[老刘语文·作文技巧点拨]
这个作文题目选择的孩子可能不是很多,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平时对名著、文学经典有着比较大的兴趣,能够认真自己的进行阅读,并且能够通过阅读文本内容从中有所感悟,不是快速阅读了解内容梗概,对文章细节不是很熟悉,当然如果学生真的对中考要求的名著认真阅读并能够较好的掌握,这篇作文题目可以称得上是“一举两得”。
学生如果对文学经典、文学名著有着较广的阅读量,阅读文章有着自己的见解,这个题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写作的时候不能单纯将文学作品的内容概括,需将文学作品对你的影响通过文字明确写出来,从而进行点题、升华主题。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