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语文复习方法 > 正文

中考语文复习:30个源自《论语》的经典成语汇总(2)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涵    2015-10-28 18:04:00

说两句

  •   【择善而从】

      [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

      <释义>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实行。

      【三省吾身】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释义>原指每日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当仁不让】

      [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释义>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杀身成仁】

      [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原指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牺牲自己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文质彬彬】

      [出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4.处事方面

      孔子理想的人生是将道德修养与“济世”结合起来。孔子的人生观为他的后代的儒学所继承,以此逐渐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事原则和“内圣外王”的理想的人格模式。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要遵循道德原则,还体现在处事要符合道德标准。如:

      【成人之美】

      [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成全别人的好事的意思。

      【既往不咎】

      [出处]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释义>对以往的错误、罪行不再责备、处分。

      【过犹不及】

      [出处]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释义>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三思而行】

      [出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释义>反复考虑后再做。

      【无所用心】

      [出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释义>没有开动脑筋。比喻对什么事都不关心。

      【察言观色】

      [出处]“察言而观色。”(《颜渊》)

      <释义>琢磨、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以便相机行事)。

      5.感悟方面

      孔子认为天与人的生命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人应当像天那样对待生命,对待一切事物做到“天人合一”,提倡进行“仁、义、礼、智、信”诸道德境界的修炼和陶冶。《论语》的一些阐述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及追求的境界,表现为:

      【后生可畏】

      [出处]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

      <释义>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富贵浮云】

      [出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释义>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乐以忘忧】

      [出处]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释义>快乐得忘了忧愁。

      【不亦乐乎】

      [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释义>不也是很快乐吗?原指心里很高兴。现形容状态、动作等达到极端、非常的程度。

      【望而生畏】

      [出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尧曰》)

      《释义》看到了就害怕。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9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