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语文复习方法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紫涵 2015-10-16 15:13:54
全面备战“期末考试”——每日一练
名著阅读篇(二)
1.名著阅读(3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 ① _________ 时期的诗歌305篇。《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如运用大量的重章叠句,描绘某种场景,充分表达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例如我们学过的《 ②_________ 》中,写主人公与“伊人”隔水而望,通过反复咏叹,突出了 ③ _________ 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
2.名著阅读(3分)
《朝花夕拾》的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喜恶。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了解到少年鲁迅喜欢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_________ ;在《 _________ 》中,我们知道少年鲁迅还喜欢描摹《山海经》中的图画,并对为他买来此书的保姆心存感激;在《五猖会》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鲁迅对_________ 一类的事异常反感……这些都表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 名著阅读(3分)
我们读过许多文学经典。有的侧重记载历史。如《 ① _________ 》,我们学过其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有的反映社会风貌,如《 ② _________ 》,其中的《蒹葭》一诗就是当时的人们为自己倾心的“ ③ _________ ”唱
出的缠绵的情歌。
4.结合名著阅读,仿照语段中的画线部分填空。(4分)
“无情未必真豪杰”,一向以犀利冷峻著称的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用充满温情的文字回忆了他的家人、朋友和师长,这里有粗鄙又善良的长妈妈、 ① 以及 ② 。
5. 名言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名言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名言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名言四: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名言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上名言均出自① _________ 家的经典著作《论语》,该部著作首创② _________ 体。《论语》中多记录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其中所选名言中的“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③ _________”告诫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是④ _________ 。
6.名著阅读(4分)
《左传》是记录我国 ① _________ 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史学典籍,《左传》与《战国策》这两部史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比如出自《左传》的《曹刿论战》,通过描写曹刿简短、果敢的 ②_______ ,刻画出一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的形象;《战国策》中策士的说辞更是形象生动,常引用寓言故事帮助说理,很多出自《战国策》的成语至今还在使用,如 ③____________ 、 ④ ___________ 等。
7.名著阅读(4分)
我们学过的课文《曹刿论战》,选自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________体史书 _________ ,它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左丘明;而《邹忌讽齐王纳谏》则选自__________体史书________ ,这部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
8.名著阅读(3分)
阅读中华经典名著,如同乘坐时光穿梭机。时而漫步在 (1)_________ 体史书《战国策》中,领略邹忌用 (2)________的日常小事巧妙讽谏齐王,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劝谏艺术;时而又徜徉于鲁迅散文集《 (3)____________ 》中,体悟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我们在经典中穿越,我们在阅读中成长。
9.名著阅读。(3分)
《水浒》第三十八回中宋江、戴宗、李逵在浔阳江边琵琶亭上吃酒,宋江想吃鲜鱼汤,李逵便到江边讨鱼,因 ① ____________ (事件),与 ② ___________ (绰号)张顺打了起来。张顺用计将李逵引到 ③___________ (地点),让李逵吃尽苦头,后在戴宗等人的劝解下两人和好。
10.名著阅读(3分)
《 ①____________ 》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青年不同经历和体验的一部散文集。鲁迅先生在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范爱农》中正直倔强的范爱农,《 ②____________ 》中 ③ ______________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