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语文复习方法 > 正文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反问的固定句型

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5-05-23 20:46:58

说两句

  •   1."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2."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3."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9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