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政治复习方法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5-05-04 21:57:37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
2、国家创制法律有哪两种形式?
(1)国家制定 (2)国家认可
3、什么是国家制定法律?
国家制定法律, 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的法律。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4、什么是国家认可法律?
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早已经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
5、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容许特殊人物存在。
(2)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容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
6、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怎样?
(1)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作用。
具体表现在:第一,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2)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做到守法护法。
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对于促进人们自觉守法、勇于护法有重要意义。
7、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广大人民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以规定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原则是什么?
社会主义道德是广大人民的道德,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尚的道德,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
9、规定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特点。
10、国家强制力主要指的是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11、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12、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13、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4、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犯时,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16、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17、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6字)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8、什么是国家治理?
国家实施各项职责,称之为国家的治理。
19、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有什么重要意义?
(1)是依法律己的需要。
(2)是依法办事的需要。
(3)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4)是承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历史 重任的需要。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