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语文复习方法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东学堂 2015-04-01 13:46:08
                   
	  一、基础知识复习
	
	  1、字词音义:建议以初中课本重点字词为主,将字词回归课本,同时结合课下注释,另一个记忆的技巧就是看到一个词,回顾它出现在哪篇课文中。尝试词的位置记忆,联想文章内容进行记忆,同时还熟悉了课文。
	
	  2、文学常识:以课内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同时了解作家生平,了解能够代表作家思想情感的句子,最好能记住典型的句子。也是回归课文。
	
	  3、修辞、病句、语境、标题、语言得体、对联、字谜标点等分模块练习,以历年真题为主,每道题做5--10题,找到方法,此部分锻炼的审题的能力,及提炼信息的能力,审题时注意①不要把错误选成正确的,这样失分太可惜,虽有时不可避免,但是一定要对审题能力给予最大的重视
	
	  4、古诗文默写:平时练习中就应该注意书写的规范,并且书写要清楚,做到卷面整齐。同时,也要将容易出错的字,理解清楚。古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往往是因为对古诗内容不理解;另外,一定要将默写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自己觉得会写了,就不练习了,往往一首诗需要反复记忆,才能达到零失分。
	
	  二、文言文
	
	  在原来的基础上细细掌握每篇文章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注意翻译的技巧,能够做到将这些内容的记忆落到实处。
	
	  阅读技巧的提炼,及不同文体的文言文常出的考题是什么:如写景类,景物的特点、作者的情感,不同时间景物不同的特征。再比如:表、书、纳谏这类的文章,如果出课外文言文,能不能找出这类文章的主题可能会表现人物某方面的智慧(深谋远虑)或爱国的思想、及勤政爱民等思想。
	
	  三、阅读考点总结
	
	  1、记叙文or散文:共11个
	
	  (1) 行文思路、
	
	  (2)词句理解、隐含信息的提炼、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的作用、
	
	  (4)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联想、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的判断与赏析
	
	  (5)景物描写作用(渲染、对比、衬托、线索)、
	
	  (6)人称转化的作用
	
	  (7)表达方式作用(常考议论、抒情)
	
	  (8)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侧面)动静结合、多角度(外、语、动、心、神)
	
	  (9)人物赏析(外在特点+人物情感+人物思想性格)
	
	  (10)句子赏析:用词、修辞等角度
	
	  (11) 语言风格的赏析
	
	  以上内容在考题中会有重叠,综合出题,但是如果考生将这些知识点都能准确又快速的判断出来,答题就没有问题。
	
	  在做题时,要明确自己炼到了哪一个知识点,注意总结这类题出题的方法,也明确了自己练了哪些,以及还没有练到哪些。
	
	  另外,可以将阅读文章的题目汇总在一起比较,在比较中,做好提炼考点的准备。
	
	  2、说明文:
	
	  (1)提炼信息能力,常见问题有“……的原因;……的特点;……的方式;等等。”所考问题回归到文体知识,实在考查考生说明事物的特征,包括“功能、原理、操作程序、材质、成因、属性、性能、等内容”.
	
	  (2)另外,以材料链接和文段阅读的形式出题。材料链接常考查用原文解释材料的能力;文段阅读侧重对两个段落的比较,需要考生清晰地分析文段写作思路,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及答题效率。
	
	  (3) 文段作用考查。考虑与说明对象的关系、文段本身的特点、与上下文的关系。
	
	  (4)语言准确性:词语能不能删掉、句子是否能对调、段落是否可以调换
	
	  3、议论文:
	
	  (1)中心论点判断  常见位置,标题、首段、尾段
	
	  (2)文段作用,考虑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与上下文的关系、文段本身的特点
	
	  (3)材料链接   材料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关系
	
	  四、作文
	
	  1、情境写作:
	
	  (1)侧重复习感谢的话、推荐信的写法
	
	  (2)结合生活场景的写作,侧重复习写劝告、建议类、
	
	  2、大作文:
	
	  (1)记叙文  在原来文章基础上为文章设置亮点,标题、线索设置、借景抒情、每一段落的首句、以及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2)议论文,引用典故、材料体现丰富性(古今中外)、另外,引用名人名言。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