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报考 > 家长头条 > 正文

李希贵:跨界思维带给教育怎样启示

来源:中考网    作者:紫小涵    2015-03-23 09:54:48

说两句

  •   有数据显示,2014年被冠以全国性的教育论坛超过了1200场,也就是说,每天都有3个以上的论坛在同时拉开帷幕。更值得关注的是,以新媒体、第三方智库甚至其他行业为主办方的论坛大行其道,超过了任何一个年份,悄无声息中,一大拨业外族群穿越边界走进教育。

      诸多积重难返久医不愈的教育沉疴,也因此迎来了跨界思维互联互通的新机遇。

      无须多说,单是互联网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跨界思维,就向教育变革提供了许多全新的视角和多元的渠道。

      首先是基于移动互联的用户观:把学生看作用户,研究他们的深度需求。

      很多企业突破了过去传统的客户概念,优先考虑的不再是产品和利润,而是把用户需求和如何黏住用户作为公司的重大战略;他们也改变了传统客户思维只关注大客户的习惯,转而面向一个个“最细胞”的用户;他们还改变了传统客户思维中一次性交易的短期行为,转而试图与用户成为终身朋友,进而希望与之长期合作,共同参与产品的开发。

      这样的跨界思维方式,恰恰是校园里极度匮乏的,如何松一松抓分数、抓教育GDP的那只手,让教育者的眼睛不再仅仅关注教育的“利润”?

      当我们把学生看作用户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在意他们的深度需求,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因材施教才会扎根课堂;师生成为合作者,共同开发和创造适切的课程产品才有了可能,师生平等的校园生态才会自然显现。这个时候,真实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

      其次,O2O学习模式:重新定义学习和学校。

      无论我们是不是愿意,也无论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以线上线下学习相融洽的O2O学习模式已经来到了孩子们中间。

      线上学习的市场特性,必然要求每一家线上平台强有力的黏性,而游戏化便成为平台开发商的第一选择。当线上的学习因为好玩而模糊了学习和游戏的边界的时候,学习和学校都必须重新定义。

      当孩子们带着线上的体验走进传统的教室时,也必然带来改变传统课堂的渴望。他们不会喜欢一面是火焰、一面是冰山的学习生活。因而,如何让学习变得好玩,以游戏化的思维解决长期困扰我们教学生活的顽症,是我们绕不开的选择。

      第三,跨界思维:教育者内心要装着全信息的孩子。

      互联网时代,当人取代商品成为所有信息的核心节点时,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在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跨界知识储备。一个“个体”或“学校”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和密度决定的,你的连接越广、越密,你的价值就越大。这种关联性向我们教育工作者猛击一掌。

      本来,我们的教育就是特别讲究联系的,不仅包括知识内在的联系,也包括各领域之间的联系,然而不幸的是,分科教学画地为牢,恰恰让我们常常失去这样的关联。

      育人本是系统工程,每一位教师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才能产生教育效应,然而不幸的是,我们恰恰在这个问题上痛心疾首。

      每一位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我们不仅关注他们的分数,还应该关注分数背后的东西,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生命健壮和精神成长,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如此系统地形成促进学生成长的关联性模型。教育,依然靠的是零散的经验和想当然的判断。

      基于移动互联的跨界思维,让我们为之一振,每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转化为信息,任何信息都可以相互关联,任何信息的关联之中,都可能生成意想不到的观点。

      留意学生的每一个微笑,关注学生的每一次感动。喜怒哀乐间,倾听他们花开的声音;酸甜苦辣中,欣赏他们果熟的欢笑。把学生们的一切一切都收入眼底,放入心间,每一位教育者的内心都装有一位位全信息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进入理想天地。

      跨界思维,意味着我们要敢于超越之前思维的局限,突破传统工业时代那套讲究程式、严密、控制的思维模式,寻找到专业与人文、理性与感性、传统与创新的交叉点,甚至重新审视自我,完成自我颠覆和重塑。

      编辑推荐:

      李希贵分享:学校里到底在以谁为中心?

      高中教育要分数,还是要“人”?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9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