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数学复习方法 > 正文

数学焦虑,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

来源:中考网    作者:农妇山泉有点田    2015-03-20 19:50:02

说两句

  •   
      导读:“我没有学数学那根筋”“一碰到数学题我就头脑空白”“最怕和数字打交道”......这是很多中国学生的心声,世界各国的不少同龄人也有强烈的共鸣。
     
      2012年3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宣布了一个新发现:数学焦虑会影响人的大脑功能。相关对比研究表明,有数学焦虑的人和没有数学焦虑的人相比,大脑活动存在差异。
     
     
      数学为什么这么可怕?当我们对着数学题目发抖时,大脑里在发生些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减轻、化解这种焦虑?跟着小编一起解读一下吧。
     
      1、女生学不好数学?是可怕的自我暗示捣鬼吗?
     
      有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样两个实验。
     
      在第一个实验中,他们给出一份试卷,1/3供男生作答,1/3供女生作答,1/3供所有学生作答。
     
      结果发现,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在“男生题”上表现最佳;数学能力弱的学生在“女生题”上表现最佳;所有学生在“男生题”上都表现得比其余部分更差。
     
      但事实上,试题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解释是,性别标签影响到了测试结果。
     
      比如给男生的问题是:“霍斯特先生所在的工厂有一个由12辆车组成的车队,其中一半汽车能容纳4个人,另外一半汽车能容纳5个人,问该工厂的车队最多能容纳多少人?”
     
      给女生的问题则将“霍斯特先生”改成“霍斯特夫人”。另外一些均可作答的问题则干脆省去了名字。
     
      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大学生数学表现的性别差异,主要是想看看有关数学能力的性别刻板印象是否会影响女生的数学表现。其结果表明:在强化性别差异的题项上,男生成绩尤其要高过女生。
     
      事实上,只需在某个题项前加一小段有关性别的提示语,就会显著地对女生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而对男生则会产生提振的作用,从而更强化了男生性别优势的刻板印象。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本质上是自我暗示后达成的预言。
     
      当敏感女生在潜意识中被植入“女生数学差”的性别刻板印象之后,她们就像被命运诅咒了一样,在数学学习中一蹶不振,数学焦虑的心理阴影还会对她们将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追求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打破数学能力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增强女生的自信心,才是减少女生的数学焦虑感、提高其数学表现的治本之策。
     
      2、为什么亚洲人的数学成绩更好?
     
      既然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只是一个迷思,那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否存在?
     
      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在数学技能的获取方式上,各国教育体系的相似程度很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数学能力仍然差距很大。
     
      研究人员在充分、彻底的研究和对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方面,加拿大学生的表现远低于韩国、印度和新加坡的学生。英国、美国的学生表现也显著低于在日本、中国台湾、中国上海的同龄人。
     
      原因何在呢?这恐怕还得从各国在文化、信念与教育方式的差异上寻根溯源。
     
      在很多东亚国家,从孩子四、五岁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起,家长们就倾向于表扬他们的“努力”而非“天分”。比如中国就有“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古训。
     
      这就有助于孩子在年幼时即建立起成长性思维的观念:即数学能力乃至智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锻炼和培养得以提高的。
     
      所以我们看到,东亚国家的孩子把更多时间花在了家庭作业上,通过一遍一遍的演算和训练来达到对数学原理和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美国,家长们习惯称赞数学表现优异的孩子“很有天分”,这相当于把他们推举到了“神坛”之上。于是,为了维护“数学天才”的形象,他们必须谨小慎微,主动回避需要验证其数学能力的场合。在不得不“展示”其数学技能时,他们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在遭遇失败时,他们也更容易一蹶不振。
     
      还有一点显著的差异在于,不管现在处于什么数学水平上,东亚国家的家长们对于孩子都抱有很高的期望。这和英美国家相异其趣。
     
      在英国,绝大部分学生在5岁时就进入了按照数学水平划分的班级,那些划分为低水平的孩子及其家长对自我的期望值都很低。
     
      美国虽然分班没有那么早,但很多学生、家长和教师乃至社会公众也都认为,数学是少数“书呆子天才”的事,并且数学技能分布在DNA片段上,那些没有数学天分的人,即使再努力也无法弥合差距。
     
      因而,当问到一个学生为何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众时,东亚的学生和教师会回答“他很努力”,美国的学生和教师则会说“他天资聪颖”。
     
      不难推出,这两个泾渭分明的学生群体,谁的数学焦虑感更强一些。
     
      再有,数学是偏重精确性和逻辑性的学科。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只关注对错,一味要求学生练习“正确”的演算步骤,得到“正确”的结果,这就让数学学习和参加数学测试成了一个“高风险”的举动。
     
      一旦错了,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进步、所有的思维过程都既看不到,也无法印证。这就导致虽然遵循了有益的学习途径,也在数学上投入诸多心力却得不出“正确”答案的学生挫败感增强,焦虑感增加。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9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