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语文复习方法 > 正文

2014中考语文记叙文解读系列之三:句子含义

来源:北京中考网    作者:叶子静    2013-12-13 15:04:19

说两句

  •   北京中考网:2014中考在即,中考改革之风已经刮起,语文分值上涨趋势已定,那么同学们该如何来应对呢?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北京中考网小编特别邀请智康1对1的刘聪漪老师来做中考语文记叙文系列解读,第三节是记叙文阅读题型之三——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含义。

    智康1对1老师:刘聪漪

      考点解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它通常是指这样几类:(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常见题型:

      1、你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根据文章内容(情节),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考点例析

      1、根据文章的重点段落,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句

      主旨句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句或主题句,一般起到概括全文的作用,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或总领或总括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根据文章主旨,准确推断句子的引申义

      引申义,指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

      3、结合句子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有些句子含义隐晦难懂,它们或深奥,或抽象,这就需要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解读句子含义的关键之处,抓住了关键词.也就抓住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所给句子,准确捕捉关键词,结合上下文,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4、依据所用修辞手法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有些重要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对于这类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再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句子含义表述清楚。

      解题方法

      ①明确是要探究句子的"表面意"还是"引申义"

      ②找出句中需要解释的"关键词语"。

      ③理解"关键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代入句中,探究理解句子的表面意。

      ④结合具体语境和相关背景,进一步探究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例1】

      (《致大海》海淀一模2013)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致大海"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

      答:

      【解析】

      "致"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感激、敬仰之情。"大海"象征了冰心博大的爱和宽广的胸怀。文章中冰心在与作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率真、亲切,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以及对作者敢说真话、善待苦难的教导,都表现了她的智慧、仁爱、胆识、乐观,是她"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高尚人格的体现。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共7分。"致大海"的理解,2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扣住内容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例2】

      (《采一把艾蒿回家》石景山一模2013)

      17.作者说"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0-150字)(7分)

      【解析】

      端午节采插艾蒿是一种民俗,流传至今。(1分)作者会在端午节带着自己的儿子去采艾蒿,作者的朋友远在异国他乡也会在端午节怀想艾蒿的味道,因为他们都有童年采艾的经历。(3分)艾蒿已经成为故乡的记忆,寄托着浓浓的乡情。这一习俗定会为人们喜爱并流传下去。(1分)语言表达(2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9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