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化学复习方法 > 正文

名师支招:中考化学拿高分 类比记忆法

来源:北京中考网    作者:叶子静    2013-11-18 11:01:48

说两句

  •   北京中考网:针对初三这门新学科,大家应该先讲求学习策略,而不急于做题,应该狠抓基础,从根本上理解了什么是化学平衡,怎样计算化学反应率,彻底搞懂了这些概念,再做起题目来,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所谓狠抓基础,就是说对基础的东西,不但要了解,而且要熟练掌握。吸取了教训后,我在学化学时,对每一部分知识都非常重视。学知识时,就反复看书,看书时一边回忆老师讲的东西,力争在开始接受这部分新知识的时候,就建立正确的观点。在这以后,还要注意复习这一部分,以便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建立更深的思想。这样学完一部分后,再适当的选一些典型的题练习一下,起到检验自己这一部分知识学得如何。

      在进行上述学习过程的同时,我们要针对化学的特点进行记忆、总结、归纳,尤其在学习化学物质的性质的时候,完全可以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以物质结构理论为指导。比如在学习氮族元素时,可以运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来总结氮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氮族元素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获得电子的趋势渐渐减弱,失去电子的趋势渐渐加强。”这是它们化学性质递变的重要依据,也是这些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质逐渐加强”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可以根据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推断出氮族元素比同周期的碳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而比同周期的氧族、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弱。这样我们在理论指导下,加深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使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从零散的、罗列的、机械的描述变成整体的、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另外,就像我上文提到的,化学的学习容易混淆,因为知识点多,记忆的东西又杂,化学的专有名称不但奇奇怪怪,而且看上去长得差不多。所以我刚刚学习的时候,因为突然之间接触了那么大量的新知识新名词,常常张冠李戴。怎样克服这个难点的呢?我采取的是“类比、联想、整理”的记忆方法。

      简单来说。类比记忆有以下3种:

      1.相似类比法


      对于同族元素或者同类化合物,例如同系物,用相似类比法比较它们的通性和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以氯为代表,先较全面地学习氯及其重要的化合物,然后用相似类比法,将氟、溴、碘的性质跟氯比较,从而掌握卤族的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解释卤族元素在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这样,用一个典型的元素引路,通过相似类比,就能掌握一些结构共性的元素的性质。

      2.相反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用相反类比的方法掌握和回忆,往往效果更佳。例如碳酸氢钙的生成是化合反应,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的反应则是分解反应。又如,水在一个反应中可以作为还原剂(与氟的反应),在另一个反应中又可以作为氧化剂(与金属钠反应)。再如,亚硫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而在另一个条件下又可以放出二氧化硫等。

      3.推理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反应规律,可以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分析和掌握。例如金属钠能和冷水反应,而镁条只能和热水反应,可以推理出钠金属性比镁强。又比如碳酸镁微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推理出碳酸钡也不溶于水等等。

      联想是学习和记忆化学知识的好方法,运用由此及彼,纵横联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的能力。联想能力越强,思路就越开阔,解题时运用的效果也就越好。

        下面是我以前主要的几种联想的思路和方向:

      1.从化学实验的现象去联想,可以获得生动和巩固的记忆。自己把实验的预备、过程、现象等等自己动手操作的部分做一个记忆和联想。

      2.从物质的分类去联想,可以沿着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脉络,明确有关的化学概念,并能串联记忆一系列物质的概念。比如:有机里面的醇醛酸酯,是按照氧化数的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

      3.从反应的条件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式子中的条件,比如什么时候是加热,什么时候是点燃,都要加以区分。

      4.从反应原理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

      5.从基本反应规律去联想,能有效记忆,又能理清楚概念。

      6.从物质的特性去联想,可以由几个典型化学反应记忆一类化学反应。

      7.从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去联想,可以组合记忆一系列化学方程式。

      8.从物质的结构去联想,可以理解记忆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系列性质。

      除了学会联想记忆,我们还要把知识进行整理,并且探索和找到规律,做到学习的时候事半功倍。因此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可以揭示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想,探索其中的规律。例如,在初中学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以后,可以把电荷数为1到18的18种元素做如下的分布排列,来探索其中的规律。

      最后谈一下,学化学要重视实验。

        因为中学化学可以说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它的每一个知识都是从千百次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时,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我无论是观察演示实验还是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都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实验。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而且也要注意实验装置,要在头脑中问一下,这样设计的根据是什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觉得只有像这样抱着科学的态度,多想想,不迷信,观察演示实验才会有帮助。在做分组实验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认真做,要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由于化学知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加强记忆,记忆要讲究方法,就像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几个方法,都是很有帮助的。


      而针对于实验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做过的相关实验现象来帮助记忆。

      Cu+2H2SO4(浓)=CuSO4+2H2O+SO2这个化学方程式,是由Cu+2H2SO4(浓)=CuO+H2O+SO2和CuO+H2SO4=CuSO4+H2O两个方程式合并起来的。我们在做实验时,就可以根据实验现象来记忆。当硫酸量较少时,或者在反应的开始阶段,出现黑色物质,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知道,由Cu与硫酸反应,黑色物质只能是氧化铜,气体为二氧化硫,当有加入硫酸或者硫酸过量的时候,溶液又变成了蓝绿色,可以知道又生成了硫酸铜,这样就可以把这两个方程式都记住了。当把这两个式子合并的时候,其实就像数学算式相加一样,就得到了Cu+2H2SO4(浓)=CuSO4+2H2O+SO2。所以说要做好实验,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也容易使得记忆有效果。

     

      编辑推荐:

    期中化学复习试题专项练习大全
    ——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的原子团提供
      1     期中考试必考题型专项练习:选择题部分
    2    期中考试必考题型专项练习:填空题部分
    3   期中考试必考题型专项练习: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
    4   期中考试必考题型专项练习: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5   2013年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型专项练习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9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