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2013北京中考 > 中考专栏 > 正文
来源:北京e度论坛 作者:刘聪漪chinese 2013-06-20 17:16:10
考前心理调适,学生、家长怎么看?
2013年中考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考生和家长中有人产生了紧张、焦虑情绪。在最后的7天里,广大考生应该如何调整考前心情,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度过最后的冲刺?
考前心理整,考生怎么看?
第一,不开夜车,调整"生物钟"。许多考生在考前都有开夜车的习惯,晚上比白天更兴奋,学习效率更高。然而,考试都是在白天进行,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能在白天进入最佳状态,这一点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采用每天晚上有意识地比前晚早睡几分钟的办法,逐步调整过来。
第二,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目前,不少考生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考试焦虑症",症结就在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活安排得太单调。在紧张的备考阶段,考生要克服心理压力,合适的体育锻炼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合适指的是那些对抗性不强的运动,例如在复习间歇听10分钟音乐等等。此外,散散步,晚上看看新闻,打打羽毛球,都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第三,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每天复习之后,考生通过回想自己这一天的收获,比如"我今天又做对了哪道题"、"我今天又发现了哪个漏洞",对自己一点一滴的收获都加以肯定,以此来调节情绪,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中考。
考前心理整,家长怎么看?
临近中考,有的考生对中考产生紧张情绪,家长也跟着着急,不知道该为孩子做些什么或对孩子说些什么。这种状态大可不必,家长要从身心两方面协助孩子从紧张忙碌的焦虑感中抽离出来。孩子学习一天够累了,父母尽量不要在其耳边唠叨。和孩子相处时,家长不妨多些真诚的微笑,抽空带孩子散散步,和孩子聊聊别的话题,让孩子心平气和地复习和备考。
考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做适当的运动。通过运动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让他接触大自然,透透气、通通风,对以后写作文的联想也有好处。二是无论孩子多大,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他总是有勇气的。父母亲情在这段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三是让孩子放松身心,有助于记忆力的恢复和增强。
最后冲刺期间,作为家长应当给考生这样一个暗示:无论中考成绩如何,父母会一如既往地对待他,不要让孩子认为中考是“一考定终身”。比如明天就是中考了,家长要对孩子表达两层思想:第一层意思是不去渲染中考失利的不良后果;第二层是告诉孩子,无论考得如何,父母都会无条件地爱他,但考生要竭尽全力,用行动证明自己。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