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语文复习方法 > 正文

2013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岳阳楼记考点(2)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形而上活    2013-05-31 16:53:50

说两句


  •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四、复习题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7、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8、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9、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10、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

      12、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静影沉璧。

      13、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14、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15、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答:以物喜,以已悲。

      16、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

      17、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18、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9、“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20、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1、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3、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9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