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语文复习方法 > 正文

2013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2)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形而上活    2013-05-31 15:14:04

说两句



  •   译: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干。

      6.人恒过,然后能改。译: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会使人委靡死亡。

      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阅读理解

      1.作者开头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从卑微穷困历经磨难而成长为明君贤臣。

      2.根据本课事例归纳的观点是:人才在困难中造就。

      3.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

      答:想说明造就人才,必须先经历一番忧患磨难。做事实论据。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结构上的作用?

      答:过渡,承上启下。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5.第二段所论证的观点?

      答: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先经历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

      6.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指的是什么?

      答: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是什么?答: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8.第三段论证方法?答:用三个事实论据,两个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形成正反对比论证。

      9.三个正面的事实论据是什么?

      答:⒈人恒过,然后能改。⒉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0.三个正面事实论据论证的是什么?

      答:一般的人要在困境中经受磨难才能奋发进取。

      11.两个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是什么?答:⒈入则无法家拂士,⒉出则无敌国外患。

      12.正面事实论据和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的关系和作用?

      答: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正反对比论证推导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13.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答: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来论证要想成就大事业,必先经历一番磨难。第二段谈人要有所作为达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第三段先正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由人生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由此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9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