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预测题 > 正文
来源:新浪教育 2009-08-26 09:30:31
2009年北京中考结束了,从今年的物理试题来看,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与此前的一二模试题相比其难度有较明显的下降。试卷更加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察,以及结合实际问题分析的能力。下面我们将对本次考试做一次较为系统的分析。
题型
|
分值
|
分值合计
|
||
第Ⅰ卷
|
单选题
|
24分
|
36分
|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
多选题
|
12分
|
|||
第Ⅱ卷
|
填空题
|
14分
|
64分
|
|
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
34分
|
|||
计算题
|
16分
|
难易程度
|
分值
|
分值合计
|
较易试题
|
约60分
|
满分100分
|
中等试题
|
约20分
|
|
较难试题
|
约20分
|
专题
|
题号及知识内容
|
难度
|
分值
|
力学
|
4.费力杠杆的判断
7.增大压强实例判断
9.常见物体质量和长度的估测
10.是否做功实例判断
12.浮力综合
15.压力
17.力的三要素
23.力学综合问题计算
24.长度测量
27.弹簧测力计读数
28.盐水密度的常规测量
29.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探究
36.力能产生形变的实验探究
37.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关实验探究
40.力学综合计算
|
易
易
易
易
难
中
易
难
易
易
易
易
中
中
难 |
约40分
|
光学
|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判断
19.凹透镜的作用
25.反射光线作图
30.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
|
易
易
易
易
|
约10分
|
热学
|
5.凝固现象的判断
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4.比热容
20.热量简单计算
31.晶体与非晶体熔化规律的实验探究
38.比热容简单计算
|
易
易
中
易
易
易
|
约15分
|
电学
|
1.电学基本单位
3.常见导体的判断
8.能量转化实例判断
11.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应用
13.电磁现象
16.欧姆定律的应用
18.电磁波
21.电功率简单计算
22.欧姆定律的应用
26.电能表读数
29.电压表读数
32.电阻串联问题的实验探究
34.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关系的实验探究
35.“伏阻法”测量未知电阻
39.电学综合计算
|
易
易
易
中
易
难
易
易
中
易
易
易
易
中
难
|
约35分
|
声学
|
无
|
无
|
0
|
知识内容分布
|
单选
|
多选
|
填空题
|
作图、实验、探究题
|
计算题
|
分值
分布
|
力学、声学
|
4,7,9,10,12
|
15
|
17,23
|
24,27,28,33,36,37
|
40分
|
40分
|
电学
|
|
13,16
|
18,21,22
|
26,29,32,34,35
|
39分
|
35分
|
热学
|
5,6
|
14
|
|
|
38分
|
15分
|
光学
|
2
|
无
|
无
|
19,25,30
|
0分
|
10分
|
分值分布
|
24分
|
12分
|
14分
|
34分
|
16 分
|
100分
|
五.中考物理五大专题重难点综述
通过上述各表分析,不难发现力学和电学两大专题无论是在分值的分布上还是在难点的设置上,无疑都占据着最大的权重;而热学和光学两大专题一共也仅仅占有25%的比重,声学甚至继2008年中考一分未考之后再次没有出现。
分值的分布仅仅是代表的内容的多少,但是能否在中考物理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在难点的把握上,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其间的难点分布:
中考的难题大致占全卷的二十分左右,通过表三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这二十分的难题全部来自力学和电学两大专题,并且各占十分左右。其中力学的难题出现在单选、填空和计算题的最后一道。分别考察了有关浮力、滑轮和杠杆等力学综合问题。电学的难题则是出现在多选最后一道及计算的倒数第二道。考察了电学中最为常见且重要的比例问题。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试题进一步展开分析:
〔第23题〕图 8是小明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的示意图。当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所受浮力为80N,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1。当物体A有1/2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时,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2。已知动滑轮所受重力为 120N,小明所受重力为600N,N1:N2=13:12。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则物体A所受重力为 N。
〔第40题〕图 23是小刚设计的一个通过简单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组、配重C、D以及杠杆AB组成,配重C通过细绳与动滑轮相连,配重C、D 分别通过支架固连在杠杆AB两端,支架与杠杆垂直。杠杆的B端放在水平台面上,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动,开关被拉开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动滑轮P的质量mP为0.2kg,OA:OB=3:1,配重D的质量mD为1.5kg,作用在D上的竖直向下的压力F为75N,刚好拉开开关所需的拉力T为6N。杠杆、支架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
求:配重C的质量mC等于多少千克,开关刚好能被拉开?
〔第16题〕图 6中,电阻R1与R3相等,电阻R2与R4相等。现有一个两端电压为10V的电源,当把该电源接在A、B两个接线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7.5V,电阻R1 两端的电压为U1。当把该电源接在C、D两个接线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U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39题〕图 2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I1为1A,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为4W,电阻 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已知P2:P2′ =1:4,U1:U2=2:1。求:
六、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趋势及备考建议
通过以上各表格对全卷的分析及对五道难题的分析,相信大家对2009年中考会有一个更为深刻地认识。近年来北京中考试题稳中有变,每年都会一些较为新颖的题目出现,在2009年实验题的第36题就出现了一道有关力能产生形变的较为新颖实验探究题,试题将会更加注重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但是无论试题风格如何改变,相信2010年中考仍然会延续2007、2008、2009的整体命题风格,在题型、各大专题比重及难度设置上保持稳定。力学和电学两大专题无论是在最终的分值分布上还是难度上依然是重中之重。因此对于有志于在来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的考生无疑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相关难点的突破上。相对而言,声学、光学和热学所涉知识相对简单,除了比热容和热值有少量计算出现外,其余知识基本以记忆为主,因此在这些章节的复习过程中把握好难度,不必在偏题和怪题上耗费过多的精力。当然,由于中考在简单题和中等题上分别占据了60分和20分的较大权重,因此对于所有同学来说,在突破难点之前更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切勿盲目攻克难题,却在简单题上无谓失分。针对以上特点特为备战2010年中考的考生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在第一轮复习时夯实基础,对物理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不只是简单地看懂,而是通过认真地思考,达到清晰明了。
其次,尝试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在构建网络框架时必须理清来龙去脉,突出各章节的重难点,要弄清知识重点的物理事实依据是经过什么样的分析和思考得来的,然后将每章的重点汇成主干的知识体系。
再次,在进入第二轮复习时,必须归纳总结出自己容易判断错的问题,自己容易做错的题型、题目,归纳出方法技巧。充分发挥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常采用的分析法和综合法的使用。
解答时运用物理学科的语言,抓住问题的本质,清楚扼要地表述是考试夺得高分的手段。
此外,在以专题复习的基础上,选择最具针对性的试题加强训练。那么什么样的试题最具代表性呢?通过历年的中考分析,我们发现只要能充分利用好最近几年的北京中考真题及最近两年的北京各区一、二模试题,对其深入剖析,充分体会出题者的思路,则必将在中考中占据最大的先机!
虽说2009年中考所涉难点并不算复杂,但总的来说考得还是比较常规的,尤其是在电学的考察上一如既往地将比例问题进行到底,在力学的考察上依然是浮力与机械相关的力学综合问题。当然,难点依旧,但深度不一,在未来的复习过程中,还是建议想在来年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在把握好难点方向的同时,尽量去分析和解决各种不同深度的试题,以防在来年的中考难度增大后一下难以适应。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