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初一年级 > 小升初 > 正文
来源:e度教育社区 2009-07-10 11:46:04
语文教学汇报帖:学而思命中多道语文中考试题
——仅以一份资料命中的中考题为例
学而思教育 初中语文 郑寅秋
1.免费发布的1份资料就命中中考15分——我的《最后十句叮嘱》
我在中考前三天即6月21号在学而思E度论坛eduu.com中考讨论区发表了《中考前语文的最后十句叮嘱》(见http://bbs.eduu.com/thread-188109-1-1.html),学而思旗下作文网zuowen.com于次日进行了转载,置于首页顶部达两周。
其中10句叮嘱多为应考技巧、答题技巧指导,但也涉及了对题目的变化尚不明朗的3部分进行预测并要求学生加强复习。3处全部命中了09语文中考试题,仅这一份资料命中分值达15分。而且仔细对照我们的讲义可以发现,我们的讲义100%覆盖了中考基础、阅读的所有题目。特别说明的是,此处展示的只是我们命中的中考题中3个相对复杂部分的预测,比较稳定的阅读题型我们早已对学生进行过训练。对于命中考前基本定局的变化和稳定的保留不再一一赘述。
2.命中的具体说明和命中原理解释(具体截图对比看PPT)
(1)选填句子题命中(命中难度★★★)
08年中考北京市即考察了该题型,大家一直认为今年有可能考的题型是病句题,但是通过对北京市各区语文一模试题的分析(见http://bbs.eduu.com/thread-175248-1-1.html),我们发现有四个区仍然都考察了选填句子题,所以我们及时提醒了同学们。果然中考题仍然考察了选填句子题。
(2)说明文链接材料题和原因解释题命中(命中难度★★★)
“材料链接题几乎必考,要再练习原因解释题”这是我们考前对学生的叮嘱。因为我们认为说明文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方面的阅读能力。因此考察知识即学即用能力的材料链接题是非常好的考察手段。而原因解释题能够很好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原文所讲科学知识,是否能够获取知识。所以这两种题型考察可能性都很高。更重要的,我们通过对各区一模试题分析发现,原因理解题和材料链接题出现率很高,所以我们嘱咐学生加强这两种题型训练。果然中考题采取了用材料链接题考察对原文某一方面的原因理解这样一种“一箭双雕”的考法。
(3)综合性学习3道题9分全部命中(命中难度★★★★★)
如果说能够命中之前两道题只能算“职责所在,理所当然”的话,那么我们命中全部综合性学习题应该算是“准确辅导,专注专业”了。因为今年综合性学习肯定会有较大变化,但是如何变化仍然在考前不明朗。实际结果是3道题今年有2道题出现了题型的变化。但是无论保留什么题还是新出什么题,我们都在《十句叮嘱》中提醒过学生:“概括提取题目还会有,可能出现的题型变化形式是解释分析类题目、拟定标题标语题目、活动设计题目。”并将可能出现的三种新题型加上下划线提醒大家。果然中考保留了概括提取题并使用了我们预测的3种题型的2种——拟定标题、解释分析这两种题型。
所以“叮嘱3”的两句话即涵盖了中考综合性学习全部的3道题,9分。
3.对于我们的辅导命中中考题的看法(更重要)
其实这一部分更加重要,因为主要是想给家长们做个交流和汇报,而不是浮躁的炫耀。作为老师,我们的本质使命是教书育人。教书是基础,育人是目的。虽然作为辅导机构,我们以应考备考和传授技巧为主,但是我们仍然看重我们的辅导而不是猜题,看重我们对学生能力的提高,真本领的提高。因为虽然命中中考题是我们全体老师汗水的结晶,但是如果我们猜中了试题却没有训练好学生答题拿分,那孩子们还是会在考场上干着急拿不到分。相反如果我们训练充分,那么无论中考题如何变化,学生都能自信、从容应答。所以其实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学生们通过学习,他们的个人拿分能力提高了。而不是连学生都会猜题押宝,我们也大力宣传押题如何准,但学生却在考场上拿不到分。辅导准确和炫耀押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押题只是有把握的偶然,准确性的高度负责的辅导和研究才是我们的本质。
想说明的是一点:我们的辅导准确性高。因为我们专注、专业;因为我们有所有老师的集体备课和及时交流;因为我们有课上高度负责的态度,让学生训练到位;因为我们有高质量的内部资料,有像这份《最后十句叮嘱》一样超高价值却免费给学生的资料,刚才的对比只是一个例子。
把我们一年的辅导汇报给大家,感谢老初三的家长、同学们选择了我们,我们的愿望就是,我们的汗水能浇灌出您无悔的选择。
......
点击查看原文:http://bbs.eduu.com/thread-193446-1-1.html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北京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