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初一年级 > 小升初 > 正文

郭巍空间日志:在物理教学和学习中的反思!

来源:e度社区        2009-02-05 09:29:16

标签:物理说两句

  •   现在很多学生觉得物理要比数学难学,这里面也不乏一些数学比较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教学经验和思考告诉我,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物理需要大量的联系生活实际,需要对那些实实在在的客观规律能够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初中的物理当中,从客观规律中所抽象出来的物理模型与用于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的数学公式相比是要难上很多的,你的数学再好,但是你不能够熟练的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将蕴含在物理问题当中的物理情景提炼出来,不能理解到底发生了怎么样一个过程,那你又如何能将记住的那一大堆用于定量计算的数学公式加以应用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学生滥用和错用公式的情况完全反映出对物理模型,即物理过程情景分析中存在逻辑混乱或错误。

      在班上,我发现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如果一道物理题,在题干当中没有给学生画出用于描述其物理情景的图片或模型时,多数同学是很难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还原出来的,简而言之,就是不能将文字的描述转换为生动的模型,这在数学的应用题当中,表现的也十分明显。那么很显然,做题的人连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图都画不出来,那怎么可能理解当中到底该应用哪些原理和规律呢?所以,我在班上经常强调学生注意模拟物理情景,多观察生活,并且训练自己将实际的物体模型化的能力,注意抓共性和主要矛盾,理解出题人的主要意图,而不要在细节上斤斤计较,钻牛角尖。

      学生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把物理当数学看待,大家更多的是想知道,方程如何列,公式如何用,怎么计算,结果是什么。在数学学习当中,数学的模型往往是现成给出的,比如就是一个式子、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等,而物理则不然,我们重视的不应该都是数学技巧和数字之间的巧妙关系,而是物理意义。多数人没有自觉的重视和在意过具体的分析过程,在教师生动的讲解中,同学们仅仅是跟着听,就当听故事一般,虽然能够理解,但是不注意课下总结和思考其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怎么与之联系和应用的,以后遇到这类问题我应该考虑什么样的物理模型,以至于不能举一反三,遇到相关问题仍然不会分析。

      如何学好物理呢?我的观点是:从概念入手是前提,从基础做起是关键,从知道到理解是个需要时间、精力和用心思考的过程,从对生活实际的思考和观察以及实验来联系与验证理论体系是一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有效作法,这些都是学好物理学的重要因素。

      学而思的很多学生在数学上的解题能力很高,但是这仅仅是一种在强化训练和细心指导后获得的技巧,解题能力的高超并不能完全与真正的数学思想造诣画上等号。同样在物理学科上很多学生更是表现出是一种类似于对数学培训的理解,是来学习解题技能和方法的,而对于其中的思想和与周围生活实际的联系却毫不关心,这样的培训实际是在培养学生解物理题的兴趣,而非学习物理应用物理的兴趣,最终锻炼的是解决其中数学模型的能力,而非真正的利用物理知识和思维方法来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对一些涉及到实际生活当中的物理概念和知识的应用时表现的一无所知,而自己学了那么多物理原理和知识却对实际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和事物却提不出任何问题,一遇到实际问题无直接的概念、理论和公式可循时,就显得束手无策。比如一个学生在学密度后问我:“老师,有道题问我‘在生活中密度都有在哪些方面的应用?’我不知道答什么”。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这种例子在身边太多了,或许是他连密度的概念到现在还不清晰吧,我给他从建筑材料,服装材料,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结构材料,钢铁船舶的漂浮原因和动物界的一些飞行动物的骨骼等等很多方面举了很多实例,退一步说即使学生不懂高端科技产物,其余的那些方面的例子不至于一个都想不到吧。真是越发感觉现在的中学生是把物理学成了书本上的东西,严重缺乏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的观察、思考和认识,如果要考察独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中国学生还不如没有学过物理学的美国小孩,那么学那么多物理定理和计算公式的实际意义何在?

      我们的应试教育,在培育精英当中,走上了急功近利的道路,少数精英人才的闪光,却怎么也不能照亮整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暗淡。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查看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生物 地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北京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9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