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重点高中 > 西城区 > 北师大附中 > 正文
来源:北师大附中网站 2008-03-31 15:24:40
1959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总结1958年“教育革命”的成绩和问题。市委、教育部对附中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中的某些不恰当做法提出批评。
1960年施行“中学五年一贯制”,采用师范大学编写的新教材。
中宣部长陆定一和中央教育部长杨秀峰来校观察。
本年度高考成绩优异,全市12名“状元”学生中,附中占了8名。
附中被评为全市、全国文教战线红旗单位。6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
1961年11月2日,庆祝建校60周年。中央教育部长杨秀峰、副部长林砺儒、市委书记刘导生到校参加庆祝活动。钱学森、汪德昭、李德伦、李惠年等三百多位校友参加活动。
林砺儒在北京师大附中60周年校庆时的讲话
1962年成立“校务委员会”,邀请部分资深老教师参加,共同研究教育教学重大问题。
1963年中央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北京、天津部分中学办学经验座谈会,刘超代表学校参加,并在会上作了《师大附中办学历史情况和教学经验》的发言。
王光美代表刘少奇把印尼总统苏加诺所赠的印尼民族乐器“昂格隆”一套,送给附中青少年。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青岛),我校学生徐永健打破青少年800米全国纪录。徐永健与梁宣虎、章文秀又获四项亚军。
1964年师大党委同意附中成立“政治处”,负责全校师生政治思想工作。
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方案,叫做“奔向一个目标、实现两项要求、采取六项措施、执行三条纪律、作好两个安排。”
全校师生到卢沟桥农场参加秋收劳动,同时进行“思想革命化”学习,落实搞好教学与学习。
高三学生甄小英被树立为“为革命刻苦学习”的典型,其事迹编入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为革命而学》一书。
我校一百多名少先队员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
1965年党支部组织五次教职工学习毛主席著作总结汇报会,推动全校教学工作。
刘超校长率领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等九人,到上海、南京学习。回校后作出“因材施教、大力改进教学方法”的|决定。
1966年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争取高三毕业时达到大学一、二年级水平,采取了生动活泼教学的一系列措施,提出了“坚定、顽强、踏实,深入地掀起一个新的学习高'潮”的口号。
“文化大革命”开始。团中央派出的工作组进校,宣布“师大附中是四类学校”,全校师生“停课闹革命”。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师大附中
1967年2月,军训团进驻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
l6月,军宣队进入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
1968年7月,工宣队进入学校,开始“清理阶级队伍”。
8月,在昌平县东二旗大队租沙荒地300亩,修建学农基地一一“师大附中26农场”。
1969年经过整党,党组织恢复。
1972年师大附中由师大领导,划归宣武区教育局领导,改名为“北京市南新华街中学”。
1975年校办工厂生产的“频敏电阻器”,纳入国家计划,远销国外,年产值逾百万元。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整顿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施行“三处、两组”管理体制(教务处、教导处、总务处和教研组、年级组)。
1977年8月,北京市委批准恢复原校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78年北京市委决定:师大附中仍归北京师范大学领导。为北京市重点中学之一。撤消革委会,恢复校长制。
。
1980年改建校舍。兴建教学大楼、实验楼、礼堂、食堂、大操场、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
1981年11月2日,庆祝建校80周年。
1984年高二(2)班被命名为第三届黄继光班。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指导员专程由湖南来京参加命名大会。
1985年试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
我校被北京市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花园式学校”。被团中央评为课外活动先进学校,并奖给“活跃的中学生活动”奖旗。
高二(2)班被命名为“雷锋班”,雷锋生前所在连队指导员参加命名大会。
1986年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通过教代会章程。
师大附中学生业余党校正式成立。
师大附中高一新生正式开始每年赴石家庄陆军学院进行军训。
日本JVC公司与我校合作译制汉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高密度教学视盘(VHD),并赠送播放机。
庆祝建校85周年。1936届校友赵泽华倡议建立“校友基金会”,她率先捐出自己的积蓄2700元人民币。
1987年校园内建立革命先烈赵世炎塑像。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赵世炎烈士像”。国家领导人杨尚昆、李鹏,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等参加揭幕式。
《北京师大附中三年教改方案》制定。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
1988年第二届教代会召开,总结近年教改实验成果。
师大附中与日本文化女子大学附属杉并高等学校签订友好协议书。
初二(1)班被命名为“赵世炎”班。
设立叔苹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异且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
1990年制定:校长职责、教务主任职责、教研组长职责、班主任工作条例、各处室工作条例等。
设立:校友奖学金、奖励在国家、市、区各学科竞赛中获奖的特长学生。
师大附中校友会成立。通过校友会章程。
师大附中校友基金会正式成立。基金约10万元,全部由海内外校友捐助。
1991年师大附中与日本岩手女子高等学校签订友好交流协定。
庆祝建校90周年。李鹏总理为学校题词:“发扬师大附中优良传统。”恢复出版校刊。正式出版90年来校友名录、通讯录。
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批准我校与大兴县教育局签订协议,在大兴县黄村建立师大附中分校,期约8年。
1993年日本友人山岸义一捐资一亿日元修建“中日友好研修楼”竣工。在此成立“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我校共青团组织被团市委命名为“北京市红旗团委”。
1994年宣武区政府确定我校为“宣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5年为纪念一二?九运动60周年,当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的老校友23人回母校隆重举行纪念会。
1996年北京市教工委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中展开向我校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张明珠同志学习的活动。
开始举办在职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每期2年,第一期学员15人。使教师陆续达到硕士生水平。
我校被评为“北京市绿化先进单位”。
我校被评为市“首都文明单位”。
11月2日,庆祝建校95周年。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大会。六千多位校友参加。彭?云、王光英、雷洁琼参加大会。
北京师大附中95周年校庆
江泽民主席为校庆题词:“育才兴国。”李鹏、李岚清、彭?云、温家宝、李铁映、吴学谦等领导人也为附中题词。
江泽民主席为北京师大附中95周年校庆题词
李岚清副总理为北京师大附中95周年校庆题词
在教学楼大厅举行林砺儒校长塑像揭幕式,老校友汪德昭、张岱年讲话。
出版教学经验汇编――《教海扬帆》;校友回忆文集《树高千尺颂根深》;纪念画册等。
1997年被评为市“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首都人民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庆祝活动。
设立吕学礼奖教金,奖励在理科教学上有突出贡献的教师。
1998年全校师生为抗洪救灾捐款十四万三千余元及大批衣物。
设立罗漾明奖学金、张维、陆士嘉奖教金。
1999年4月,第三届校友理事会成立,百年校庆筹备工作正式开始。
10月,全校千余师生参加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活动,受到市国庆指挥部的表彰。
11月,在宣武区支持下,为争取成为北京市示范性高中校,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整体规划。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