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初一年级 > 小升初 > 正文
来源:中考网论坛 作者:中考网论坛家长 2007-06-27 14:07:37
看到网上很多家长拿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相对比,而且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本人也耐不住心痒,借中考网论坛的宝地聊聊自己对这两所京城名校的看法。
其实说到看法,本人对两校的了解和“印象”大多来自互联网。对也好,错也罢,只能说是两校给咱的认识,要是错了,就怪两校没能给咱提供一个“真实”。
众所周知,当今京城双雄之一的北京四中始建于1907年,至今整整100年。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百年老校。在广大的京城百姓的心中,四中是一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校风和学风的名学堂。每每说到京城的基础教育,必谈四中。也正是这样一所名校,在历年的高考中,其成绩始终是名列前茅。在京城学子们的心中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也是其他学校的学习的榜样。
相对于四中这样一个老字号,人大附中就显得年轻了一些。这所初建于1950年,几乎与新生的共和国同时诞生的中学,由于其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使其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50年代人大附中草创期,虽然其教师队伍拥有较高的学历,但由于中学教育的经验不足,加上学校初建尚处少年,其教学成绩比其他的京城老校要弱。60年代文革前,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其品牌已为大家所认可,加之以良好的生源,人大附中的名字在京城众多的中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所京城名校,仅位列四中,清华附中等几所名牌中学之后。
文革十年,由于人民大学的关闭,人大附中亦被易名为北京172中学。这所刚刚诞生的名牌学校就这样淹没在京城的“数字”中学的海洋中。众所周知,但凡“数字”排号,只有排名靠前或是常用数字,才容易被人们所记住。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一些家长们会误认为人大附中是近年来才冒出来的后起之秀的原因吧。
文革期间,由于停止了高考,各个学校也大多是以分片的方式就近入学。人大附中因其地处文化科技的中心区域,得以保持着优良的生源。并且一部分当年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得以温存并在这期间通过教学实践更加丰富了经验,真正做到了养精蓄锐。
文革后,当恢复高考时,人大附中凭借多年来积攒的实力,一炮打响,在高考与中考中,领跑诸校。在77年高考中一部78届的优秀学生业已升入大学学习的情况下,78年高考中仍有120人左右考上北大清华,在同年的中考中也以341分最低重点录取线领先它校。笔者还清楚地记得,在80年高考后,人大附中的门前矗立着一块广告牌,上写我校有一百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人大附中的师生自里向外透着一种自信和自豪。
随后几年与四中互角。但随着有经验的教师的老龄化,而年轻教师又尚未跟上,使得教师队伍出现了断层。此时受出国潮的影响,年轻教师流动性较大,师资力量也有所减弱。再加上来自上级单位的杯水车薪,人大附中难免陷于困境。较之其他大学的附属中学不免有些寒酸,捉襟见肘。80年代后半虽借助老教师的经验仍位居第一,但90年代前半被四中反超。以至于90年代后半到2002年的低迷期被实验中学等校超越,远落后于四中。
反观之,四中由于得到北京市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教学设施更新换代的完成,其实力大增。再加上招生一刀切,舍弃初中部,只以重点高中为主(这无形中使得四中甩掉了普通班学生的包袱得以走“精英”路线)。从9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在京城中独占鳌头傲视群雄,颇有京城之中舍我其谁的气势。
80年代中期,人大附中借着人民大学的行政改革之际,放弃了“天下”校长,改之以民选校长。在学校的行政管理方面取得了自主权之后,大胆的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虽因学校的政策放宽流失了大量的年轻教师,但也同时补充了新鲜血液。至80年代末,几乎换了一波年轻教师。新的教师队伍学历更高,只是欠缺教学经验。90年代低迷期,正是这些年轻教师的成长阶段,以至于在新世纪来临时,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如脱胎换骨了一般。加上人大附中从全国招募的优秀的资深教师,真正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今天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有点像国内的一些运动队在夺得世界冠军后的调整。只是人才的培养需要加以时日才可见效,做为名校这十余年的低迷未免太长了些。
自80年代人大附中校领导走出国门,通过对国外中学教育的考察,在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地进行了教育改革,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再辅以信息化,数字化教学,在国内众多的中学名校中率先迈出了教改的第一步。同时通过对仁华学校的投入,对仁华这一品牌的大力培养,使得人大附中在超常儿童教育方面于京城乃至全国大大领先。这一切都为人大附中日后的重生预设了铺垫,也从而保证了人大附中的优秀生源。曾经有一位世界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念加上时间等于财富。人大附中的今天恰恰是由于观念的转变而取得的成功。
而反观此时的高居首席的四中,也许是由于四中多年的好成绩,在人大附中卧薪尝胆,着力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四中给人的感觉似乎是高高在上不为所动。除了一些花了唿哨挣门面的东西外,看不出有什么新观念的出现,且处处离不开政府的扶助。教学施舍的完善,只设重点高中,以及一度不参加京城会考等等,都是借助于政府的政策倾斜,在政府的庇护下进行的。面对今天的商业大潮,以及带有商业性质的教育变革,四中倒像是一个不能自立的孩子。近几年来,人大附中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在高考中,在国内的诸多竞赛上接连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的是国际上创出了品牌。
最近,网上常见到一个湖北学生所写的全国名校的帖子,实是失之偏颇。一则是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不了解,二则是其仅以数理化竞赛获奖情况做出个人评价。而人大附中的成绩是全面的,从体育到文艺均在世界大赛中夺得过冠军或金奖。2006年于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世界青年音乐节上一举夺下交响乐金奖第一, 在西人文化中展现了来自东方的风采。所有这一切都在在显示出了素质教育的魅力。
(中考网论坛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考网工作人员负责整理。)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北京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