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初一年级 > 小升初 > 正文
来源:学而思教育 作者:中考网网络编辑组 2007-01-20 11:41:39
(中考网家长讨论区精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考网工作人员负责整理。)
除了极个别文科专业,大学是不考语文的。好像那些著名的作家,也是工人农民出身的居多,一般中小学认过字罢了。现在学语文好像只有应付考试一个用途了,是不是中学都应该取消语文了呢?
家长回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身为中国人为何舍弃自身的文化?我们并不排斥西方文化,出国留学自清朝末年初始至今天的一时兴盛,中国这个文化古国正在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有识之士们正在参与这宏大的文化交流,这无疑对日益发展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文化的交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语文要学,而且要学好,对中国人来说,语文是灵魂,英语是工具;不会有人有了工具就放弃思想,跟不会有人愿意退回到不能自如使用母语的悲惨时代!我们孩子学的数理化还有英语基本都是外来的,语文是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了。语文教育实质是文化教育,也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如果不重视语文教育,其他学科再好,也只是一个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或许今后是个成功的人,但很难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就更难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问题:一本统一的教科书,一道规定的正确答案,使多少学子茫然无错!难道背会正确答案,备好一篇作文,考得一个高的分数就能说明语文水平高吗?整日不是分析字、词,就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语文应该改为阅读欣赏,学生通过大量和全面的阅读,就达到了学习汉语言文化的目的!
不管怎样,小学、中学甚至是大学,都不应该、也不能放弃对语文的学习!这是我们中国伟大的语言精髓,不能取消!
附:
如何让中学生进行语文自主学习
1、素质:素质就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所具备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语文的自主学习,需要道德、心理、身体等素质的培养,并且还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具备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美国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他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2、兴趣:我们不应把学习仅仅理解为获取书本知识的简单过程,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喜欢自然,喜欢科技,喜欢流行歌曲,我们就应该根据学生的经验,引导他们回归生活,关注身边的事情,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目的就是将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将学生厌学变为乐学。让学生在兴趣和经验中成长。另一方面,兴趣也在于培养;学生只有在实践和经验中才能感受到兴趣。
3、好奇: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好奇,是问题的开始,是学习的动力、是成长的阶梯。其实对新事物好奇的过程就是自主探究的过程。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在观察中求知,在探索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升华。这样不但可以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品质,而且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艰辛与快乐,我们以何乐而不为呢?
学而思教育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北京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