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初一年级 > 小升初 > 正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中考网 2006-08-26 14:13:12
成绩好的孩子,并不是说问什么都知道,也不见得每次考试都拿第一,但是,成绩很“稳”。说到这个稳字,是多少家长的担忧。初中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小考排名,大考排班。你看看有些孩子考完提心吊胆,生怕被分到普通班,每次考试都这么担心,家长还能不操心?有的孩子成绩下来,却咬着牙说:不会永远这样的,我要考回一班。
其实,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好孩子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怎样调试孩子的心理,因人而异。我提三点:
1。让孩子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他无论中间碰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到达终点。
孩子会问你:“终点就不用考试了吗?我能得到什么奖励呢?”对那些孩子喜欢艺术的孩子,讲个莫扎特的故事给他听。孩子很容易被感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讲讲自己的心里话,让孩子能够感触到我们的期望,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多么爱他,支持他。但是,能够帮助成绩滑坡的是孩子上进心。等到孩子遇到困难再去强调这些,已经是马后炮了。孩子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暂时的困难对那些有坚定信心的孩子来说,仅仅是考验。而对那些信心不足的孩子,却是人生的淘汰赛。
2。在初中每个不同的阶段,启发孩子为自己的生活去思考。
在每天吃饭,上学,放学,做作业的循环模式里,让孩子为自己定位。学校中考有多少人能进示范高中。而他自己在哪个位置。如果孩子学习靠前,鼓励他保持的同时再接再厉,超越自我。而对这些没底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位置肯定估计得不准确,所以考试才有落差。正确估计自己的位置,才能为考试制定一个可以实现的计划,以保证每天的学习是在前进。咱们有很多孩子的家长没有太多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眼看初一孩子还拔尖,初二开始有点下滑,孩子初三的时候,家长心理焦急,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变成了催促,这样孩子逐渐变得毛躁。有些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平时做错的题目,老师讲过问他说懂了,考试的时候能写出正确答案,但是过程不会写。这就是父母心理影响孩子:为学习而学习。结果保证不了学习成果。
3。父母做事情的风格影响孩子的心理。
心理素质这个东西很难说清楚。我们还是来打比方说吧。心理素质好,不见得考试就不紧张,但是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平时考试成绩好,但是在碰到难题,尤其是大考的时候,会有很大的波动。今年中考就有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考试和平时落差很大的。这些孩子考试时容易焦虑,睡不着,腹泻。这些情况其实是平时就“积压”没处理导致的,并不是考试才出现的。好的心理素质来源于对学习正确的认识,对学习目标的追求和自信力。当孩子觉得困难到自己无法掌握,那么就是非常缺乏自信,才会睡不着,闹肚子。我们平时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看到别人的孩子考了98分,自己的孩子才90,就责备孩子。特别是以为给孩子压力,下次他就会考好,这样孩子每次背负着父母责备的眼光,是很难做好的。因为你是最支持他的人,现在反而让孩子无从诉说。我们不防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让他懂得错误的产生原因,而不是强调结果。
2018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思品 | 历史 | 生物 | 地理 |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北京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