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文章作者:若冰. 2014-05-09 10:00:00
【答案】
1.哀伤慌乱悲凉
2.第⑥段是过渡段,写出了胡杨林与塔里木河的关系,上承塔里木河的多难,下启胡杨林的悲壮。
3.因为胡杨林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不屈地抗争,作者对胡杨林心存景仰而不忍离去。
4.文中用拟人的手法写塔里木河“发出幽怨般的低吟”。胡杨林“为捍卫往日的荣誉而战,为历史的尊严和辉煌而战”,表明这片苦难的土地渴望雨水的滋养,同时写出“我”对这片上地充满了悲悯之心,渴望它们能实现这个“梦想”,但又担心这个梦想不能实现。
(意对即可)
【解析】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推动情节的发展
(2)烘托人物感情,表现人物性格;
(3)衬托主题;
(4)渲染气氛;
(5)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答题格式: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请下载附件: |
《北京中考语文天天练试题及解析:阅读理解(5月9日)》 |
(![]() |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北京中考网,2016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中考天天练栏目为北京中考网推出的原创品牌栏目。栏目所有试题均为智康1对1名师提供,按不同学科每天一道题,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每道题都会有老师详细解析及学习方法,帮助各位同学解决各种知识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