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语文复习方法
一、中考关于 记叙文阅读 的要求 阅读几种常见的记叙文,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分析关键性词句,指出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理解记叙性语言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二、 记叙文阅
2015-05-22
(1)掌握汉字的字形要靠日积月累,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都要做有心人,遇到不认识的或拿不准的字,一定不要随便放过,要勤查字典,积累多了,出错也就少了。 (2)要将汉字的字形与它的音和义结合起来识记,这样比死记
2015-05-22
一、考点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
2015-05-22
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 A.脂肪(zhī)干涸(h )心旷神怡(y ) B.魁梧(w )酝酿(ni ng)杳无音信(yǎo) C.湖泊(b )和谐(xi )彼竭我盈(ji ) D.褴褛(lǚ)违背(w i)大声疾呼(j )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
2015-05-22
一、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初中学生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 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2015-05-22
中考80%的试题都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翻新和运用,当你抓住了课本那么也就等于抓住了中考的80%的分数,所以认真看初一到初三的课本是关键,所以你要学会读书--读课本。 第一,读课本应该注意知识的全
2015-05-22
2015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从传统文化、现代文阅读、写作等方面进行修订,体现出注重基本能力、重视文化内涵、强化阅读、结合生活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开放空间等考试评价改革的思路。 变化亮点 1.文化传统:古
2015-05-21
新增9篇古诗文 现代文阅读体量增大 今年的语文《考试说明》突出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在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中,明确提出 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 。 古代诗歌背诵篇目从2014年的31篇增加到40篇
2015-05-21
中考命题作文包罗万象。如:童年回忆童年琐事、青春剪影我在花季、心香一瓣忘不了他(她)、难忘时刻记一次升旗活动、走向未来自强的我、生活感悟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山光水色家乡变了、世相写生记一位平凡的人、
2015-05-17
一、基础知识复习 1、字词音义:建议以初中课本重点字词为主,将字词回归课本,同时结合课下注释,另一个记忆的技巧就是看到一个词,回顾它出现在哪篇课文中。尝试词的位置记忆,联想文章内容进行记忆,同时还熟悉
2015-04-30
2015-04-28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 托义于物 也就是 借此言彼 ,主旨含而不露,
2015-04-26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
2015-04-26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
2015-04-26
一、了解大意,辨明文体 考试时拿到文章以后,首先应快速的把文章读一遍,目的除了了解文章的大意,使自己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受,文章大致写什么,要表达什么主题,语言表达有何特点外。我觉得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
2015-04-26